学院首页 > 正文

焦点访谈:多措并举促就业

作者: 时间:2021-08-30 点击数:

国家统计局日前在介绍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其中,提及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7月份,由于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一般6月份到7月份之间失业率的上升幅度会比较大。但今年来看,7月份和6月份比,失业率上升幅度比疫情前的水平是要低的,说明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他们都去了哪里,做了何种选择?为了守护千千万万个青春梦想,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和各地有关部门都在积极想办法,助力毕业生们扬帆启航。

崔雨嘉是西安石油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当年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反映西部石油工人为祖国献石油的影片,崔雨嘉就深受触动。

西安石油大学2021届毕业生崔雨嘉说:“我被石油工人一心向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所触动,后来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西安石油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

今年找工作时,崔雨嘉放弃了许多条件优厚的工作机会,选择到新疆工作。但作为独生子女,崔雨嘉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然而,在崔雨嘉看来,西部地区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在那里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经过多次做父母的工作,崔雨嘉的选择终于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崔雨嘉选择去新疆当一名一线的石油技术人员。陕西师范大学的崔琳准备奔赴西藏,去做一名历史老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延钊也立志扎根西部农村,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些年,陕西省相关部门不断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中,鼓励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唐澍说:“我省‘十三五’期间,每年赴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近20万人,约占我省毕业生就业人数的74%,累计向新疆、西藏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为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青年人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的时代选择,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应对之举。为了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很多用人单位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春全说:“一方面,我们积极参加‘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资央企在行动’大型网络招聘活动,根据工作需要,首次不设指标限制来招聘,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另一方面,在长期合作的铁路院校建筑类院校基础上,积极向更多综合型大学拓展,通过这些举措更多地接受高校毕业生。”

张江鹏和宋鹏辉就是通过这次招聘活动应聘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参与北京副中心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

通过不设指标限制扩招,中国中铁2021年招收了18653名大学毕业生,跟前两年招收的应届毕业生相比,增加了8245人,增幅达34%。这样的举措,不仅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了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

 除了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扩招,其它政策性岗位,今年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据了解,今年全国909万应届毕业生中,有近三成毕业生通过“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参军入伍”等政策性渠道落实毕业去向。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说:“我们发挥政策性岗位示范辐射作用,比如说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在基层就业项目,还有大学征兵等等,这些方面我们进一步拓展潜力,尽可能多招一些大学毕业生。”

政策性岗位稳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局势,还有更多的毕业生,会通过市场化的渠道实现就业。近年来,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今年的毕业生有7935人,是重庆市应届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科院校。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干了20多年就业工作的王文处长认为,怎么能在每年的就业季,给学生提供精准对口的岗位信息,是就业工作中关键的一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文说:“我们从每一届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在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做好准备工作,建库摸清学生意向,有针对开拓市场,为学生做好毕业生岗位筹备,我们每年给每位学生提供12个左右岗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合作企业有三四千家,每年给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信息近10万条,为了能更高效地分析整理数据,王文从2007年开始自己琢磨,开发出一个就业管理平台。

王文说:“利用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出去,学生查找就业岗位比较方便,原来只有电脑端,现在就业平台有手机端,通过手机就可以查到。学生有任何单位面试,面试安排后,就会前一天或者当天通知学生知晓。”

这几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就业率在重庆市都是名列前茅,每年要做好七八千名学生的就业工作,远不止提供岗位那么简单,最核心的是还是培养的人才要有竞争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卫平说:“第一、优化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专业提档升级,调整专业适应度,以此来保证就业生充分就业;第二、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产业的需要。”

2018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探索改革,围绕数字媒体、智能制造等现代技术产业打造了8个专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何钱江就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班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毕业就落实了毕业去向。

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步体现。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也有一些学生会选择跨专业就业。今年就有30个优秀毕业生跨专业应聘到重庆钢铁公司,从事钢铁冶炼工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21届毕业生吴帅说:“我在大学三年里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与汽车相关的,这个时候,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重庆科技学院,开办了‘校校企’人才定向培训班。”

这30名学生虽然学的都是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但不掌握钢铁冶炼方面的知识,通过开办人才定向培训班,进行半年的岗前培训,为他们补齐了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像这种跨专业就业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提高学生跨专业就业的能力,是很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都面临的问题。

 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要指导毕业生找到工作,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重要的一个方面。

今年23岁的肖思嘉是湖南女子学院2021届的本科毕业生,与其他忙于找工作、递简历的毕业生不同,如今的她已经是一家家政整理公司负责人。在她的老师吴泽宇眼中,肖思嘉是个敢闯敢干、执行力强的女孩。从2017年进入大学,就一直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在商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肖思嘉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在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引下,肖思嘉和她团队成员决定将家庭整理收纳作为创业目标,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他们提供办公的场地设备,还为他们专门配备了创业导师团队,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帮扶。

湖南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刘利华说:“大学生创业前期,大部分会出于创业的激情和梦想,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凭感情、凭义气进行公司的运营管理,出现制度建设不健全,团队建设不规范等问题。”

创业导师指导帮助肖思嘉的团队克服这些问题,创业项目逐渐步入正轨,订单量也稳步提升。目前,肖思嘉团队已经为两百多个家庭进行了上门整理服务,累计服务时长两千多个小时。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25人。

随着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相关举措的陆续推出,近年来,长沙市共有3.1万高校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累计孵化成功创业实体数462家,带动就业1万余人。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部还从岗位拓展、优化指导、困难帮扶、创业指导等7个方面发力,在中央各个部门、各高校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就业形势稳定。

怎么样让毕业生们更好就业?我们看到,各个高校科学指导,加强就业培训,各个企业积极扩招,各种政策性岗位同步发力,同时,毕业生们也在结合自身需求,响应号召,向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发,为实现梦想去拼搏。像这些良性的双向互动,让就业供需双方取得了双赢。但是,现在也有一些离校还没有就业的学生。这是目前就业工作的重点,还需要各方继续努力。毕业生们也需要调整好心态,抓住机会,迈好走出校门的第一步。

版权所有@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百科  官方网站:www.dzjujin.com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端 邮政编码:467000